2024年,一款名為「阿茲海默症新藥」的藥物經過審查,成為首款能夠移除大腦中類澱粉沉積的治療藥物。
該藥物不僅可以延緩神經元死亡,還能改善病程進行治療。
此藥物已於去年7月在美國上市,並於近日通過台灣食藥署審查,適用於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患者。每2週施打1次,可以延緩5~7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,部分個案甚至可完全移除類澱粉沉澱。
不過,該藥物也有副作用,如水腫、出血,尤其對於攜帶2個APOE4基因的患者,副作用更高。使用前需進行腦脊髓液檢查或類澱粉正子攝影,以及基因檢測驗APOE4基因。
目前檢測與藥物都要自費,以美國價格預估人年藥費約新台幣70萬元,類澱粉攝影則約7萬元。
此藥物的出現將對社會對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的看法產生影響,鼓勵民眾若有短期記憶衰退症狀,應盡早就醫,以便及時用藥。
- 此款新藥為20年來首款能夠移除大腦中類澱粉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藥物,不同於過往的症狀治療,能夠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和神經元死亡。
- 新藥透過靜脈注射每2週施打1次,可以延緩5~7個月的退化,部分個案甚至可完全移除類澱粉沉澱。
- 新藥有副作用,包括水腫和出血,若出血嚴重可能致命,因此使用時要小心。
- 使用此藥前需進行腦脊髓液檢查或類澱粉正子攝影,以及基因檢測驗APOE4基因,目前檢測與藥物都要自費。
- 此藥物的出現將改變社會對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的看法,人們不再需要害怕檢查,因為「阿茲海默不是絕症」。
這款新過審的「阿茲海默症新藥」透過靜脈注射後可以移除大腦中的類澱粉沉澱。
該藥物通過某種機制直接作用於大腦的類澱粉沉積,達到停止或延緩病理變化的效果。
雖然未詳細說明該藥物的具體作用機制,但已知的是,此藥物能夠減緩甚至停止病理變化,改善病程進行治療,並且每2週施打1次,可以延緩5~7個月的退化,部分個案甚至可完全移除類澱粉沉澱。
此款新藥的副作用包括水腫和出血,若出血嚴重則可能具有致命性。
因此,使用此藥物時需要格外小心。特別是對於攜帶兩個APOE4基因(對偶基因相同)的患者,使用此藥物的副作用會較高。
台灣通過的藥證要將此類患者排除在外。在使用前,需進行基因檢測驗APOE4基因,以確保安全使用。
在台灣,患者使用此款新藥及相關檢測需要自費。根據美國價格為準,預估人年藥費約新台幣70萬元,而類澱粉攝影的成本則約新台幣7萬元。這意味著患者需要自費約新台幣77萬元來繳費藥物和相關的檢測成本。
SOURCE:
https://www.uho.com.tw/article-65171.html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