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泡尿=要洗腎?泌尿科醫師破解泡泡尿4大迷思 營養師教如何保護腎臟


健康網提供了泡泡尿的成因分析,並解釋了何時需要擔心腎功能問題,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和健康管理保護腎臟。


單純且清澈的泡泡尿在5到10分鐘內自行消失通常無需擔心。

泌尿科呂謹亨醫師闡述了四種常見的泡泡尿原因,包括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、喝水量不足、運動後和過量攝取蛋白質。

然而,若泡泡尿現象較為嚴重,則可能需考慮腎功能或泌尿系統的問題,如糖尿病、腎絲球病變等。

許純嘉營養師強調,超過一半的洗腎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,這些慢性疾病的控制不佳會導致腎功能惡化。

為了保護腎臟健康,文章建議採取低鈉飲食、適量攝取蛋白質、保持血糖和血壓穩定等措施。

透過專業指導,可以更好地理解泡泡尿的成因及其與腎功能的關係。


- 泡泡尿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過度擔心,尤其是當泡泡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時。

- 泡泡尿的常見原因包括小便速度過快、角度不對、喝水量不足、運動後和過量攝取蛋白質。

- 當泡泡尿現象嚴重時,可能涉及腎功能問題或泌尿系統疾病,如糖尿病、腎絲球病變等。

- 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控制不佳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原因。

- 保護腎臟的飲食建議包括低鈉飲食、適量攝取蛋白質,並且要注意控制血糖和血壓。

- 透過醫師和營養師的專業指導,可以有效地管理腎臟健康。


除了腎功能問題,還有其他幾種原因會導致泡泡尿的出現:

1. **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**:當小便速度過快或者排尿時角度不對,尿液打在水面上會產生泡泡。

2. **喝水量不足**:喝水量不足會導致尿液中的溶質濃度增加,可能出現輕微的蛋白尿。

3. **運動後**:激烈運動後,肌肉釋放的肌紅蛋白會進入血液,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,也會導致泡泡尿。

4. **過量攝取蛋白質**:例如在節日如中秋節期間,因烤肉等食物攝取過多蛋白質,會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,形成泡泡尿。

5. **攝護腺肥大或尿道狹窄**:這些泌尿系統的問題也會造成類似的泡泡尿現象,但與蛋白尿無關。

6. **泌尿系統感染**:如膀胱炎、尿道炎等,由於發炎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及蛋白質,所以尿中的雜質和蛋白質也會上升,可能會產生蛋白尿和泡泡尿。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