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異常疾病,主要由於體內胰島素的缺乏或功能不全,導致對糖的利用能力下降,進而引起血糖升高。
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80-120mg/dl,飯後2小時血糖值應低於140 mg/dl,當血糖值高於180 mg/dl時,尿液中會出現糖分,形成尿糖。
糖化血色素(HbA1c)的正常範圍約為4-6%,病人若能控制在7%以下則評估為控制良好。
糖尿病分為第一型和第二型,第一型需依賴胰島素注射,而第二型則與遺傳特別有關連。
病人的臨床症狀可能包括吃多、喝多、尿多(三多)、體重減輕、疲倦、虛弱、四肢無力、突然視覺改變、手腳麻痛、皮膚乾燥、傷口愈合難、反覆感染、女性可能出現外陰部搔癢。
飲食治療建議與營養師討論飲食份量,嚴格遵守飲食原則,避免甜食,並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以維持標準體重。
選擇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、少吃精緻飲食,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,並避免喝酒及外食時選擇含油脂低且不含勾芡蜜汁的菜式。
此外,應避免過鹹、加工及醃漬的食物,以及高膽固醇食物,以防止血管硬化。
運動對於糖尿病病人非常重要,建議每天運動,每週至少3次,每次20\~30分鐘,並記錄運動時間、頻率與血糖變化,以便醫師調整用藥劑量。
運動型態建議包括慢跑、快走、太極拳、外丹功等,對於體重較重或有膝關節疼痛的病人,可選擇游泳或固定式腳踏車等非負重運動。
若發生低血糖症狀,應立即服用方糖或含糖飲料,並且隨身攜帶糖尿病病人識別卡。
藥物使用指南強調每日準確按時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,且不可任意停藥。
胰島素注射部位應腹部>上臂>大腿>臀部,並避免連續同一部位使用。
糖尿病病人應每日測血糖,記錄飯前飯後血糖值,並定期看醫師,保持情緒穩定,不抽菸,不喝酒。
糖化血色素控制目標為7%以下,並且注意皮膚、足部保持乾燥、溫暖及按摩,特別注意足趾間皮膚有無外傷。
- **糖尿病定義**: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,導致血糖升高的代謝異常疾病。
- **臨床症狀**: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「三多」症狀,體重減輕、疲倦、虛弱等症狀。
- **飲食治療**:建議與營養師討論飲食份量,嚴格遵守飲食原則,避免甜食,選擇健康飲食。
- **運動建議**:每天運動,每週至少3次,記錄運動情況,以便醫師調整用藥。
- **藥物使用**:每日準確按時服用降血糖藥或胰島素,不可任意停藥。
- **注意事項**:每日測血糖,定期看醫師,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吸煙、飲酒,注意皮膚、足部健康。
0 留言